杜祥民;张永寿;
20世纪80年代腹腔镜的出现使微创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开启了微创外科新纪元。介绍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在各类外科手术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手术机器人对比传统腔镜技术的技术优势,及当前临床应用的瓶颈,并对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011
年
05
期
v.8;No.81
;
[下载次数:
4,759
]
[被引频次:
164
]
[阅读次数:
5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张西正;侍才洪;李瑞欣;郭新;张彦军;郭勇;
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伤病员的救援、转运、手术和康复,是医疗卫生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介绍,表明医疗机器人在军用和民用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2009
年
01
期
v.6;No.53
;
[下载次数:
5,187
]
[被引频次:
149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王平;王昊;武春雷;张红;王子虎;许巍;
目的:探究经椎间孔内窥镜脊柱系统(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LD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SS)老年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LDH合并LSS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TESSYS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采用VAS对术前与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评分进行比较;采用ODI对术前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的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TUGT结果皆小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周TUGT结果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85,t=19.593,t=8.950,t=7.065;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在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OD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4,t=4.725,t=4.934,t=6.06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5,P<0.05)。结论:TESSYS技术可更好地减轻LDH合并LSS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及改善其生活能力,且并发症更少,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2018
年
12
期
v.15;No.172
;
[下载次数:
348
]
[被引频次:
94
]
[阅读次数:
7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石明国;张振荣;尤志军;郑敏文;
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非螺旋CT到螺旋CT、从单层螺旋CT到多层螺旋CT、从单源螺旋CT到双源螺旋CT。CT主要的硬件技术发展表现在其探测器、球管、采样重建系统以及3D锥形束反投影重建法的不断进步上。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多层螺旋CT进入临床应用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临床诊断带来了新的立体诊断模式,使CT的临床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可以实现心脏冠脉的无创成像、血管的曲面跟踪重建、CT功能学分析和CAD技术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并且程序化,更加丰富了影像学的信息,将医学影像学技术推向一个更广阔的新阶段。
2007
年
04
期
;
[下载次数:
1,942
]
[被引频次:
88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赵录琳;杨蒙;朱爱群;刘敏;
目的:探讨新标准下应用戴明环(PDCA)循环法对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及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2月消毒灭菌的2500件复用医疗器械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消毒灭菌的2500件复用医疗器械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按供应室常规消毒灭菌措施管理,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每组均抽取500例应用复用器械包患者跟踪调查,统计两组因器械消毒灭菌导致的感染事件,观察两组消毒效果、发生风险事件情况。结果:两组灭菌的复用医疗器械包的普通手术器械、腔镜器械和精密器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4,x~2=0.478,x~2=0.584;P>0.05);试验组复用医疗器械包的器械回收、清洗、包装及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4,x~2=8.346,x~2=8.013,x~2=4.547;P<0.05);试验组发生锐器伤、指示剂漏放、记录不及时、湿包事件和器械丢失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6,x~2=8.254,x~2=9.302,x~2=9.698,x~2=8.547;P<0.05);试验组患者器械使用后发生院内感染24例(占4.8%);对照组患者器械使用后发生院内感染38例(占7.6%),试验组感染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5,P=0.026)。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强化医院复用医疗器械消毒管理是贯彻新标准的有效路径,可有效提高消毒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
2019
年
03
期
v.16;No.175
;
[下载次数:
283
]
[被引频次:
82
]
[阅读次数:
5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刘勇;王涛;果佳;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单通道经皮肾镜对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分析。方法:选取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和C组,每组40例。A组使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B组采用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C组采用两种手术联合治疗。三组患者术后第2 d采用B超复查,比较其结石清除率及视觉疼痛评分(VAS)情况,记录分析术前、术后三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血清肌酐(SCr)上升值及血红蛋白(Hb)下降值,以及各组手术相关情况和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SCr上升值以及Hb下降值等均少于C组(q=3.70,q=35.72,q=8.73;q=10.6,q=16.55;P<0.05)和B组(q=12.96,q=66.84,q=15.65,q=18.26,q=26.15;P<0.05),同时C组也均少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26,q=31.12,q=6.91,q=7.66,q=9.61;P<0.05);术后VAS及hs-CRPA组显著低于C组和B组,但A组术后感染及发热例数明显多于B组,两组相比有差异(x~2=6.13,x~2=8.89;P<0.05)、A组上述指标也显著多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11,x~2=6.13,P<0.05);术后复查结石完全清除率C组清除率100%远高于A组的80%,两组相比有差异(x~2=8.89,P<0.05),同时也显著高于B组,两组相比有差异(x~2=10.14,P<0.05)。结论: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同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联合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单一使用其中的一种手术效果更好,且预后较好,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2016
年
11
期
v.13;No.147
;
[下载次数:
182
]
[被引频次:
78
]
[阅读次数:
52
]
HTML
PDF
引用本文